北京食堂業開啟“廁所革命”
內容出處:餐飲公司 發表時間:2018-11-22
8月2日,《北京市食堂業客用衛生間清潔衛生示范導則》正式發布,這是中國首個食堂業相關導則,標志北京市食堂業“廁所革命”正式啟動。北京市食藥監局供圖
《北京市食堂業客用衛生間清潔衛生示范導則》正式發布,這是中國首個食堂業相關導則,40余款規定讓北京餐廳提升廁所品質,從而提高北京食堂業質量安全水平以及消費者用餐體驗。
“一間環境優雅的餐廳,廁所卻不堪入目、難以下腳,恐怕這家餐廳在消費者心目中已經與‘品質’二字相去甚遠了。”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堂監管處處長段志永在2日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,此次發布的《導則》是繼《北京市食堂業就餐區和后廚環境衛生規范》后出臺的第二個指導性文件,標志北京市食堂業“廁所革命”正式啟動。
他介紹,《導則》分七個部分共40余款,除了“建立環境衛生制度”“衛生間不得設置在食品處理區內”等基本要求外,還對客用衛生間外部及內部環境、設施、清潔操作和消毒操作等予以詳盡規定。
內外部環境:通風良好、干凈整潔
《導則》對衛生間的外部及內部環境做出了具體規定,對衛生間的門、窗、天花板、墻面、地面、排污管道、抽污口設置、通風除臭設備等都提出了要求。例如,要求衛生間保持通風良好,無臭味和異味,單設通風除臭設備且運行正常,宜采用物理除臭方式,并有適當照明;衛生間與外界相通的可開啟的窗,應設置易于清潔的紗窗,衛生間與就餐區域直接相通的門能夠自動關閉;衛生設施保持清潔,沒有污垢和異味,設施設備運行良好、妥善維修,沒有裂縫溢漏或堵塞的現象,沖廁的水量充足,妥善處理污物;排污管道與食品處理區排水管道分設,且有防臭水封;抽污口位于食堂服務場所外。
設備設施:清潔衛生、配備齊全
除了整體環境,衛生間的設施設備是否清潔衛生同樣關鍵。衛生間的設施設備主要包括標識指示牌、文明如廁宣傳牌、洗手設施、面鏡、便池、水池等,《導則》均一一做了具體規定。例如,衛生間男女標識等指示牌應使用國家標準圖形,位置醒目;衛生間應設置面鏡,安裝牢固,保持其干燥,無水漬;便池應采用水沖式,保持暢通,不堵、不漏;配備衛生紙、紙簍、便刷等,坐便器宜提供一次性坐墊;衛生間設清潔工具專用水池,清潔工具定位存放。
清潔消毒:及時清潔、及時檢查
衛生間宜隨臟隨清潔,并對清潔和消毒的頻率做了具體規定。例如,非用餐高峰期宜每60分鐘檢查一次,用餐高峰時宜每15分鐘檢查一次,同時做好記錄;衛生間全面消毒應每日不少于1次;龍頭、扶手、烘手器、洗手池、通風口等處的消毒應每日不少于4次。此外,《導則》還要求便器、面盆、臺面及墻壁、鏡面及玻璃、地面應及時檢查、保持整潔,洗手液、衛生紙等衛生間用品應及時補充。
據了解,《導則》發布后,將由中國烹飪協會、北京烹飪協會、北京市食堂行業協會、北京西餐業協會在會員單位率先實施,并逐步在全市食堂業全面推廣。
《導則》具有全國行業示范作用
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在會上表示,《導則》具有全國行業示范作用,協會將鼓勵食堂企業采用節能、環保、減污技術,實現衛生間便利、舒適、美觀。同時,引導食堂企業實現規范化、精細化管理,防止環境污染,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費者身體健康,“預計2018年年底前,首批5000家食堂企業將全面提升食堂業衛生間環境設施和服務管理水平。”
會上,北京聯合大學食堂科學研究所所長閆喜霜表示,消費者文明如廁與食堂企業保持衛生間清潔衛生同等重要,呼吁消費者“文明如廁從我做起”,與食堂企業共同提升食堂衛生環境。
段志永強調,《導則》的發布是深入推進“陽光食堂”工程,實施首都食堂業品質提升工作機制的重要內容,將通過示范引導帶動,逐步在全市食堂業全面推廣,實現食堂企業的自我約束、自我規范、自我提升,全面提升首都食堂業質量安全水平,為消費者提供升級用餐體驗,也為籌辦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奠定良好的基礎。
據悉,2018年上半年,北京市食堂收入534.8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8.4%,較上年同期上升0.8個百分點。